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据我所知,环境税的试点还只是一个建议,并没有确定哪些城市来试点,也还没有正式实施
今年沈阳行政区划调整后,大东区区域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区内企业有2300余家,如果再沿用人工送达,不仅会增加行政成本,现有人员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促进排污费征收工作,各单位先后建立了排污收费联动机制。
此机制是根据市局提出的要求,细化公示方式、公示内容和公示管理3项内容,采取多渠道、全方位将排污收费征收信息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监督,解决过去收费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达到公平、公正、阳光收费的目的。比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专门成立了内勤核定室,按照行业分类核定,对同行业同类别排污单位统一标准、集中核定,避免了同类别连锁企业收费不均衡的问题。开辟环保绿色通道,履行减、免、缓审批程序,并形成相关信用等级材料存档,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列入政策扶持渠道。目前工地收费总额占到总费的2/3以上。工作分工中,监察中队主要承担排污申报的收集、审核,送达缴费文书并督促企业按时缴费,依法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等。
沈阳排污收费改革通过取消排污收费的年度计划指标,确立指导性指标,规范了收费程序,创新了收费工作方法,实行了阳光收费,结束了夹包收费的历史。注重审核,完善核定机制。除共同出台《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外,双方还表示将在加强资料共享、港珠澳大桥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珠三角经济密度大,人口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其中仅广东近15年来年均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因灾死亡近两百人。为共同应对珠三角复杂气候条件,应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广东与澳门气象部门正联手加强气象合作。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23日举行会谈,双方表示粤澳气象部门应携手努力,共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业务合作,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建议。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两地将在年底共同出台《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23日举行会谈,双方表示粤澳气象部门应携手努力,共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业务合作,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建议。除共同出台《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外,双方还表示将在加强资料共享、港珠澳大桥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珠三角经济密度大,人口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其中仅广东近15年来年均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因灾死亡近两百人。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两地将在年底共同出台《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共同应对珠三角复杂气候条件,应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广东与澳门气象部门正联手加强气象合作潘集区2008年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扩面提升,三年覆盖全区,五年大见成效的工作推进时序,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三是统一奖惩问效,突出激励。二是统一考核命名,突出联动。在毛集开展秸秆压块项目,这个项目占地20亩,年可收集处理秸秆9600吨。对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全程跟踪帮扶,确定专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察和指导。
目前,涉及村庄达127个,占全区村庄总数的76%,建成9个垃圾场、268个垃圾收集点、1390个垃圾池,聘请保洁员423人,购置垃圾收运车345辆,实现了点靓、线洁、面净的工作目标。淮南市新华养猪厂、凤台县咏梅养猪厂还引进生态养猪法,降解、消化猪粪便,转化成高品质的有机肥用于果园、菜园生产。
获得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以奖代补6万元、4万元。对获得命名的,实行以奖代补。
开展综合性整治打造环境清洁优美新农村围绕建设生态淮南,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宜游宜业城市,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揽子工程,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潘集后湖模式对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建成400亩水生蔬菜、200亩果蔬、300亩花卉苗木、200亩特种养殖、260亩休闲娱乐场地的多功能现代农业产业区。夏收、秋收时节,全市吹响集秸号,既实现资源利用,又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淮南市环保局指导扶持帮扶点李郢孜镇新河村建成日处理6吨的垃圾转运站,总投资60多万元。发展养殖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成立市城乡环保系列创建工作评估验收组,负责评估验收,改变过去环保部门一家唱独角戏的状况。
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环保、发改、经信等8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城乡环保系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层面统一组织和领导此项工作。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在安徽和谐绿源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开展试点,建成1340立方米沼气池,进行沼气发电,年发电量29万千瓦时。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命名。
利用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农民变三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为三料(肥料、饲料、燃料),发展生态型项目,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村镇生态式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将村镇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纳入淮南市民生工程,建成首批7座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并全部投入使用,总投资1130万元,年可处理生活污水超过50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20吨~130吨、氨氮8吨~10吨,直接受益人口4万人。淮南市的经验可转各地参阅,以推进沉陷区问题的解决。安徽省淮南市因煤而兴,缘矿而建,城乡交错,矿乡交织,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淮南市环境保护的短板。各类创建验收合格后,报市创建领导小组审核确认,由市政府批准命名。
发展生态型项目大力促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淮南是资源型城市,十分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构建大统筹体制推进城乡生态创建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助推两型城市建设,淮南市委、市政府将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以及环境友好企业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各类环保生态创建,作为基础工程和细胞工程,纳入全市一盘棋统筹创建,从源头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
获得市级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称号的,一次性给予以奖代补两万元。省生态办向全省各市生态办、发改委、环保局转发了淮南市这一做法,推荐了淮南模式。
建设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一体化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公平,淮南市加快以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针对这一市情,近年来,淮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大环保理念,把农村环境保护放到与城市环境保护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城乡环保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实现了城乡环保工作一体化发展。仅去年,淮南市就建成兴杨养殖场600立方米沼气池、300立方米储气柜和2000吨/年有机肥、八公山区山王种鸡场500立方米沼气池、毛集大地生态园200立方米储气柜等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形成畜——沼——菜(果)、畜——沼——渔、秸——沼——电等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淮南是资源型城市,十分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毛集在建节能植物草毯项目,以稻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为基质做成植物草毯,日消耗秸秆5000公斤,可日生产1万平方米植物草毯,成为护土、治沙、绿化的环保产品。
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形式,让废地变成了富地。一是统一组织领导,突出升格。
初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通过政府投入、项目整合、社会帮扶、群众自筹4个结合破解资金投入问题,在村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乡镇配备垃圾运输车,县区建立垃圾处理场,减少垃圾污染。今年,淮南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市城乡环保系列创建工作的通知》,对城乡环保系列创建工作作出统一部署。
去年以来,淮南市大力发展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积极探索,创造了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后湖模式、与建设生态宜居地相结合的泉大模式、与建立简易厂房办物流业相结合的鑫森模式。淮南市环保局将这一理念向农村推广,在农村大力开发、应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发表评论